漫步布拉格 遍賞千年歐洲建築史

2012-08-17 18:50

而布拉格的建築史還是如往常一樣隨著政治勢力演替,1713年,由奧地利偉大的建築師Fischer von Erlach建造了克拉姆‧葛拉斯宮(Clam-Gallas


聖尼古拉教堂是波西米亞巴洛克式建築的經典之作。(圖片提供/墨刻編輯部)
聖尼古拉教堂是波西米亞巴洛克式建築的經典之作。(圖片提供/墨刻編輯部)


巴洛克一詞葡萄文語意是指「變形的珍珠」,而它講究的正是錯綜繁雜的曲線表現出來的華麗感,這種打破文藝復興式建築直線與理性概念的建築風格,與大量使用石膏作為裝飾材料有關,由於石膏的可塑性,讓藝術家可以盡情發揮,將情感投注在建築雕飾上。在曲線勝於一切的概念引領下,布拉格許多直線型的哥德式尖塔都被改造成圓弧形或蔥形。

 

雖然巴洛克建築在17、18世紀是一個極端炫耀財富、權勢的建築形式,加上天主教與專制政權結合的推波助瀾之下,大大改變了布拉格城市風貌,然而從今日的角度看來,卻為布拉格增添許多魅力。

 


新古典主義式建築

巴洛克建築已經把建築的裝飾發揮到了極致,於是,人們開始重尋古典的簡單、雍容之美。18世紀晚期,隨著考古熱潮,歐洲興起一陣復古風,建築師們重新研究古希臘、羅馬的建築元素,把三角形山牆、成排的列柱還原到當代的建築風格中。


反璞歸真的新古典式風格,以理性著稱。(圖片提供/墨刻編輯部)
反璞歸真的新古典式風格,以理性著稱。(圖片提供/墨刻編輯部)


新古典主義非常強調理性,結構組成已經臻至成熟的階段,加上建築工藝的教育非常健全,因此這個時期的建築具備極高水準,另一個有趣的現象是鑄鐵的運用,當時,鑄鐵剛被發明,因此廣泛地使用在建築裝飾中。

 

布拉格最有名的新古典主義建築就是艾斯特劇院(Stavovské divadlo),而沿著契里特那街往東走,出了火藥塔之後銜接的海柏尼斯卡街(Hybernska Street)兩側建築,及伏爾塔瓦河沿岸、從查理大橋往南到新城區的國家劇院一帶的建築,都呈現布拉格新古典主義建築的景觀。

 


新藝術風格

1890年代的晚期,一種新的裝飾藝術出現了,這種以自然花草圖騰、女人面孔圖像裝飾在建築物立面,或是彎曲的鑄鐵做成的柵欄,通稱「新藝術」,所謂新藝術在歐洲各地不約而同地出現,在德國稱為「分離派」,或「青春派」,在法國稱為「新藝術」(Art Nouveau),布拉格的新藝術大師—─慕夏聞名遐邇,不過,在他之前布拉格首創新藝術的卻是一位工藝學校的教授Bedrich Ohmann,他出生於烏克蘭,1898年,他設計了科索咖啡(Cafe Corso),這是第一個新藝術作品,以及著名的中央飯店(Central Hotel)等,現在在布拉格要欣賞新藝術的建築,絕不能錯過瓦次拉夫廣場(Václavské námĕstí)和那普希科普耶街(Na Příkopĕ)。


新藝術風格充滿活力的流動線條,是其重要特色之一。(圖片提供/墨刻編輯部)
新藝術風格充滿活力的流動線條,是其重要特色之一。(圖片提供/墨刻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