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不能坐!從博愛座看台灣V.S.六國讓座文化

2019-03-27 18:10

世代理解差異
 
讓坐文化不僅僅是國與國之間有差異,在年齡上對讓座也有不同的認知與態度,敬老尊賢是傳統文化裡非常基礎的美德,但卻讓某些高齡長者仗著年齡倚老賣老,認為大家就該讓座給他們;而青年方面也會有盲點,認為就該讓座給年長者,但長者們不管是心理上、身體上可能都不需要、不希望被貼上需要被讓座的標籤,所以相互了解,在讓座前先詢問或需要座位時主動開口,都能化解許多尷尬或爭執。


長者與青年在讓座的觀念上取得溝通與共識是非常重要的課題。 (圖/Unsplash)
長者與青年在讓座的觀念上取得溝通與共識是非常重要的課題。 (圖/Unsplash)


表達自我需求
 
在台灣的讓坐文化裡,讓座是讓座者必須擁有的自覺,而不是來自需求者的主動,但這是非常擾人的潛規則;讓座是一種美德,但在假如與義務、自覺掛勾,那那些原先發自內心的善意成了因害怕被批判而不得不的壓力,就完完全全失去讓座最原先的美意。
 
理想的狀態是培養正確觀念,而非僅是期待他人讓座,甚至是在不學習表達需求的狀況,批判未讓位的乘客。


有座位的需求就開口詢問,期待對方讓座是不正確的觀念。 (圖/Unsplash)
有座位的需求就開口詢問,期待對方讓座是不正確的觀念。 (圖/Unsplash)


群眾互相信任
 
讓坐文化的核心是讓有需要的人能有位子坐,而博愛座的基礎就是建立群眾們的相互信任,每一個坐在博愛上的人我們都應該要正視他們可能是有「隱形需求」的乘客,而不是長得不是老人、不像孕婦就直接道德批判對方。
 
不是每個有座位需求的人都能從外表判定的,除了孕婦、老人、小孩、傷殘外,那些我們無法用肉眼發現的需求與狀態,可能是更需要座位的乘客。
 
與其不求證就已懷疑、批判的心態去面對坐在博愛座上的人,何不說服自己坐在位子上的人就是有需要的人,假如我們不先跨出信任那一步,讓信任萌芽,又怎能期待別人相信任投注在自己身上,信任是需要群體去建立的,而開始從自身出發。


互信的社會是需要大家努力去營造的,丟掉先入為主的觀念,讓信任取代懷疑。 (圖/Unsplash)
互信的社會是需要大家努力去營造的,丟掉先入為主的觀念,讓信任取代懷疑。 (圖/Unsplash)


台灣,在眾人眼中是非常有禮貌的社會,但也因為這個標籤產生了許多偏差的價值與無意義的束縛,其實一個富有良好道德認知與正確教育的社會裡,博愛座其實可有可無,因為每個座位都能成為博愛座,每個人都能因此成為讓座或被讓座的一份子。
 
良好的公共環境與優良的公民道德意識養成有關,互相理解而有了互相的尊重、默契、信任十分重要,下次搭乘大眾運輸交通工具,身體不適、有需求時就主動詢問坐在位子上的乘客是否方便將位子讓給自己;反之,想要禮讓座位給其他乘客時,也事先詢問對方是否有位子上的需要。
 
往後的日子,坐著的、站著的都能處於自在、舒適的狀態。


 

致我們的青春,在台灣!告訴我們的九件事


https://www.mook.com.tw/article/20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