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發源地,探尋孔子故居──曲阜孔府、孔廟、孔林

2012-09-28 15:59

 

魯壁

孔廟內有一面孤立的牆,前刻有「魯壁」二字。秦始皇焚書時,孔子後代子孫將論語、尚書、禮記等書籍於孔子故宅牆中,明代為紀念此一事蹟而建魯壁碑。


孔府仍保有一面舊時的牆面,以紀念秦始皇焚書時,孔子後代將書籍藏於牆中的事蹟。(圖片提供/墨刻編輯部)
孔府仍保有一面舊時的牆面,以紀念秦始皇焚書時,孔子後代將書籍藏於牆中的事蹟。(圖片提供/墨刻編輯部)


 

孔府

孔府建於明洪武年間,又稱「衍聖公府」,中為官衙、後為內宅,是官衙與內宅合一的建築。孔府又稱衍聖公府,衍聖公是宋仁宗賜給孔子後代的世襲封號,衍聖公在中國封建社會內享有極大特權,宋代相當於五品官、明代相當於一品文官,到了清代更允許在紫禁城內騎馬。孔府共九進院落、463間建築,再加上後花園,共占地240畝。


孔府為官衙與宅第合一的建築。(圖片提供/墨刻編輯部)
孔府為官衙與宅第合一的建築。(圖片提供/墨刻編輯部)


 

大堂

這裡是衍聖公迎接聖旨、審理重大案件的地方,裡面陳列公案桌、儀仗等,靠牆邊有紅底金字的牌子,這些都是衍聖公曾享有的特權及各種官銜牌,例如「紫禁城騎馬」、「襲封衍聖公」。歷代帝王都給予衍聖公特權及祭田,並免賦稅、免徭役。明代朱元璋更下令衍聖公有權設置官署,所以在孔府內可見官衙。


孔子後代所享有的特權在大堂內清楚可見。(圖片提供/墨刻編輯部)
孔子後代所享有的特權在大堂內清楚可見。(圖片提供/墨刻編輯部)


 

內宅門

內宅是衍聖公及妻女住處,管制非常嚴格,未經特許擅入者死。在內宅門旁有石槽,挑夫就將水倒入後,再由裡面的碑女盛起使用,而且石槽巧妙的設計,讓挑夫無法從石槽洞看到裡面的模樣。有一次內宅發生大火,衍聖公恰巧不在府內,但所有男性又不敢擅入,只能不斷將水灌入石槽內,由宅內的婦女進行救火,結果讓大火燒了三天三夜。


石槽的設計讓外人無法窺見內宅的模樣。(圖片提供/墨刻編輯部)
石槽的設計讓外人無法窺見內宅的模樣。(圖片提供/墨刻編輯部)


 

後堂樓

第77代同時也是末代衍聖公孔德成的住處,1949年隨國民政府遷來台灣,曾任考試院院長、總統府資政等。後堂樓目前保存為當年衍聖公結婚時的原貌,包括美國馬歇爾上將及蔣介石送的沙發都在後堂樓。東側是孔德成的住處,他的兩位奶媽住在西側。


後堂樓仍維持衍聖公結婚時的情景。(圖片提供/墨刻編輯部)
後堂樓仍維持衍聖公結婚時的情景。(圖片提供/墨刻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