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逐即將消逝美景 捕捉最後原始風貌

2012-11-30 19:00

width=
文/MOOK景點家旅遊生活網陳冠鑫整理報導 部分資料來源/墨刻編輯部
 
造訪全球各地美景與世界文化遺產,一直是遊客們出國旅遊的重要目的,甚或有人列出此生必遊的景點清單並逐一實現,以滿足行萬里路、暢遊世界的夢想。然而在眾多著名名勝中,卻有部分景點受到人為破壞或氣候改變的威脅,逐漸失去其原有風貌甚至可能消失殆盡,包括以古剎遺址聞名的吳哥窟、能恣意漂浮在水面讀報的死海、雪白如棉花般的棉堡以及海水清澈見底、陽光灑滿湛藍天空的馬爾地夫,讓人急切地想立即收拾行囊,一睹即將消逝的美景。


亞洲著名旅遊景點的吳哥窟,因大量遊客踩踏石雕工藝或伸手觸摸,對古蹟產生負面影響。(圖片提供/墨刻編輯部)
亞洲著名旅遊景點的吳哥窟,因大量遊客踩踏石雕工藝或伸手觸摸,對古蹟產生負面影響。(圖片提供/墨刻編輯部)


 

1. 9~12世紀中南半島偉大帝國—柬埔寨吳哥窟

吳哥,這個曾是9~12世紀時中南半島最偉大的帝國,擁有均衡對稱且完美計算的建築,它們絕美的形體和無與倫比的規模,加上精密的水利工程網、大型的都市規畫與建設,其中特別是吳哥帝國盛世的首都吳哥大城(Angkor Thom),更是最具代表性的象徵之一;而屹立於吳哥大城的正中央,巴揚寺則以雕飾最繁複的外觀,滿布神秘微笑的佛面塔樓,吸引著眾人目光。


位於柬埔寨的吳哥窟,是該國主要觀光收入來源。(圖片提供/墨刻編輯部)
位於柬埔寨的吳哥窟,是該國主要觀光收入來源。(圖片提供/墨刻編輯部)


吳哥窟自內戰結束後,前往當地旅遊的遊客日漸增加,根據世界遺產基金會在2010年的研究報告指出,自2000年至2009年之間,前往吳哥窟旅遊的遊客從84萬人成長至240萬人,經大量遊客的攀爬、踩踏,這座高棉石雕工藝古城已難負荷,而遊客有意無意地觸摸雕刻、雕像並搬動石頭,經年累月下也對吳哥窟遺址造成破壞。除此之外,由於大量觀光人潮湧入,吳哥窟周邊隨之興起的飯店與餐廳、商店大量抽取地下水,導致巴揚寺的54座塔面臨地層下陷的危機,甚至將造成古老建築坍塌。目前,除了依靠吳哥窟當地工作人員口頭勸導,提醒遊客不要任意處碰古蹟外,韓國也在2010年的時候,提供920萬美元經費,打造一條環繞古蹟的替代步道,以減少遊客直接踩踏在古蹟之上,對吳哥窟持續造成損害;至於解決抽取地下水的問題,仍有待柬埔寨政府進行研議。


曾為9~12世紀時中南半島最偉大的帝國,仍無法抵擋每年百萬以上遊客參觀所造成的傷害(圖片提供/墨刻編輯部)
曾為9~12世紀時中南半島最偉大的帝國,仍無法抵擋每年百萬以上遊客參觀所造成的傷害(圖片提供/墨刻編輯部)


 

2. 雪白如棉花的石灰華結晶景觀—土耳其棉堡

棉堡名稱的由來,當然是那片像白色棉花似的天然奇景,在層層相連如梯田的造型中,有天然溫泉從地底浮出,當陽光照拂這片「棉田」時,泉水映出藍綠色調,穿插於白色大地,煞是好看。


雪白如棉花的石灰華結晶景觀,讓該地獲得棉堡之名。(圖片提供/墨刻編輯部)
雪白如棉花的石灰華結晶景觀,讓該地獲得棉堡之名。(圖片提供/墨刻編輯部)


這片鬼斧神工的獨特景觀,其實是石灰岩岩體流滲出富含碳酸鈣的溫泉,湧冒的泉水依著地勢聚集環流,泉中所含的碳酸鈣慢慢釋出堆積成石灰華結晶,經過千年的累積,形成梯堤景觀。白色地面的顏色來自於鈣的沉澱物,而地底下蘊藏著天然溫泉池水,泉水中富有碳酸鹽、鈣、鈉、鎂,無論浸泡或飲用均對人體有益,自古聞名。
 
可惜的是,棉堡開發為觀光區以來,附近飯店、溫泉池林立,沒幾年泉水量日益減少,加上遊客恣意踩踏,也嚴重破壞脆弱的石灰華。因此現今遊客到此須遵守去除鞋襪、循著堤邊步道遊賞的規矩,不得任意入池戲水,以便使泉水重獲再造奇景的機會。而土耳其當局也開始進行冬、夏兩季各有不同的水源管理計畫,將三個水源地妥善運用;而靠近棉堡水源地的一家旅館已遭停業,目前只剩下一個溫泉池對大眾開放,這座溫泉游泳池就在整個棉堡景區的正中心。


目前棉堡已對遊客進行旅遊規範,以確保棉堡永續發展。(圖片提供/墨刻編輯部)
目前棉堡已對遊客進行旅遊規範,以確保棉堡永續發展。(圖片提供/墨刻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