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
![]() |
交通筆記:
天數 | 出發時間 | 抵達時間 | 起飛機場 | 抵達機場 | 航空公司 | 航班編號 |
第 1 天 | 19:40 | 21:30 | 台灣桃園國際機場 | 香港赤臘角機場 | 國泰航空 | CX451 |
TPE | ||||||
23:25 | 05:15+1 | 香港赤臘角機場 | 德國法蘭克福國際機場 | 德國漢莎航空 | LH797 | |
HKG | ||||||
第 2 天 | 08:10 | 09:40 | 德國法蘭克福國際機場 | 法國尼斯蔚藍海岸機場 | 德國漢莎航空 | LH1058 |
FRA |
Day2:異國植物園→摩納哥大教堂→蒙地卡羅及大賭場→英國人散步道→舊城區
行程簡介
整個植物園沿著山壁興建,觀賞的路線上上下下,是全世界最大的仙人掌植物園,奇形怪狀、不同品種的仙人掌,襯著地中海的藍天白雲,儼然就是一座詭譎、超現實的植物王國。每年5月的「仙人掌世界博覽會」就在園區內舉行,現場販賣由歐洲園藝家栽培的植物,以及認識當地植物的導覽、植物研討會等活動。 植物園下方有一個突出於峭壁的平台,可以坐在上面吹海風。園底下還設有史前人類博物館,是個地底下60公尺的洞窟,展示超過萬年的石灰岩地形。電話:
+377-9315-2980地址:
62, Blvd. du Jardin Exotique交通:
從摩納哥火車站步行前往,約12分鐘可達;或搭巴士2號前往。行程簡介
大教堂的所在地從13世紀起就是教堂,不過目前這座教堂是建於1875年,位在親王宮的附近。大教堂也是紀念摩納哥歷代國王的地方,但是受到參觀者關注最多的,還是葛莉絲王妃的墓碑,雖然王妃過世已有20年,但每天都有民眾為她放上鮮花或花籃,始終不曾被淡忘過。電話:
+377-9330-8770地址:
Ave. St-Martin交通:
從摩納哥火車站步行前往,約12~15分鐘可達。行程簡介
1856年,摩納哥親王夏爾三世(Charles III)為了解決財務危機,選在市區北邊的岬角上開設了首家賭場,後人為了紀念這位親王,便將大賭場(Grand Casino)及週邊地段,命名為「蒙地卡羅」。 大賭場建於1878年,由巴黎歌劇院同一設計師加尼葉(C. Garnier)操刀,青銅色屋頂的挑高建築,搭配金色華麗的裝飾雕刻,可說是美好年代(Belle époque)的典型。許多人湧向賭場沉浸於金錢誘惑中,有人在此一夜致富,也有人傾家蕩產,累積的巨大財富讓摩納哥取消了課稅,直到今日,當地公民仍享有免稅特權,但為防止賭博風氣蔓延,王室下令禁止摩納哥公民進出賭場。 在蒙地卡羅,最高檔的巴黎大飯店(Hôtel de Paris)、夢幻的大賭場和遊客最愛的巴黎咖啡廳(Café de Paris)恰巧圍成一個金三角,穿著高級名牌在金三角裡進進出出,也成了到蒙地卡羅必做的事。而英王愛德華七世曾到賭場右側的巴黎咖啡廳(Café de Paris)用餐,至今餐廳裡仍提供以英王女伴為名的「蘇澤特薄餅」(Crêpe Suzette)。地址:
Place du Casino交通:
從遊客服務中心步行前往,約3~5分鐘可達;或搭巴士1、2和3號前往。行程簡介
面向海岸的大道正是英國人散步道(Promenade des Anglais),這是1820年尼斯的英國僑民募款所修建的步行道,原本是兩線道,中間被花床和棕櫚樹分開,現在這條八線大道卻長達5公里,藝廊、商店及豪華飯店林立,而「散步道」(Promenade)之名則是由卡諾特公爵(Duke of Cannaught)在1931年所啟用,公爵是英國維多利亞女皇之子,由此可見這條大道的不凡。 靠近海岸邊的散步道是廣闊的人行道,尼斯人最喜歡來這裡散步、聊天、騎單車和遛狗,聽著浪濤、迎著海風,十分愜意。交通:
位於遊客服務中心前行程簡介
尼斯原為希臘人所建,曾淪為羅馬殖民地,最後由義大利的薩丁尼亞王國轉手給法國,這些歷史所留下的遺跡,在尼斯舊城區裡都找得到,像是法院(Palais de Justice)、歌劇院(Opéra)、聖黑帕拉特大教堂(Cathédrale Ste-Réparate)、加利巴第廣場(Place Garibaldi)、Chapelle de la Misericorde等,洋溢巴洛克建築風情。值得注意的是舊城區的某些路牌以尼斯方言「Nissard」寫成,這種方言近似西班牙文與義大利文的合體,和法語可是大異其趣。 想感受南法人的活力與朝氣,絕對要逛逛舊城區裡的薩蕾亞林蔭道傳統市集(Cours Saleya-Marché),在這裡有販售尼斯傳統食物酥卡(Socca)的攤販,這是一種類似披薩的薄餅,用鷹豆磨粉加入橄欖油作成,加上蔬菜或肉,又香又脆,是尼斯人最愛的點心。還有一種稱為Farci的包菜捲,是以橄欖油烹調的可口小菜,在路邊小店或市集攤位都可買到。 有意採購尼斯特產的人,別忘了到Nicolas Alziari挑選各式橄欖油及相關產品,走進Maison Auer品嘗糖漬水果和尼斯巧克力;前往l’Art Gourmand買法式牛軋糖(Nougat);喜歡吃冰淇淋的話,絕對不可錯過Glacier Fenocchio所推出的70多種口味。交通:
從遊客服務中心步行前往,約8~12分鐘可達。行程筆記:
交通筆記:
Day3:節慶宮→米哈博林蔭大道
行程簡介
位於港口邊的巨大建築,就是坎城影展的中心──節慶宮,眾所矚目的金棕櫚獎就在此頒發。啟用於1982年的節慶宮可容納3萬人,裡面有3間放映廳、2個展覽廳、會議室、賭場、夜總會及餐廳,許多重要商展都在此舉行,坎城最大的遊客服務中心也位在節慶宮1樓。 坎城影展在頒獎時,會從大廳門口舖設一道紅地毯直抵馬路旁,當紅的電影明星及國際大導演穿著晚禮服,在閃個不停的鎂光燈中拾梯而上,接受熱情影迷的歡呼。而所謂的「星光大道」(L’Allée des Étoiles-du-cinéma)其實位在節慶宮旁的地面上,來自世界各地的參展明星依著年代順序留下自己的手印,有蘇菲亞羅蘭、傑哈德巴迪厄、蘇菲瑪索、勞勃迪尼洛等300多位大明星,如果無緣一睹本人風采,就找出你最愛的明星手印與他合影留念吧!電話:
+33-4-9339-0101地址:
Blvd. de la Croisette交通:
從坎城火車站步行前往,約5~8分鐘可達。行程簡介
由兩排法國梧桐樹構成的米哈博林蔭大道,走起來非常舒服,大道北側充滿陽光與綠蔭,因此特色餐廳、咖啡館、酒吧林立,道路南側則是18世紀的豪宅,艾克斯身為普羅旺斯首府的氣派在這條林蔭大道顯露無遺。 林蔭大道上有間Café-Bastide du Cours餐廳,除了提供美味餐點與咖啡,在主人巧思下,樓上房間佈置得舒適雅致,開放給遊客訂房,打開窗就是扶疏樹影,視野優美。大道上有三座著名噴泉,分別是17世紀的La Fontaine des Neuf Canons噴泉和La Fontaine d’Eau Chaude噴泉,上面是佈滿青苔的石頭,湧出的水是溫的,據說溫度始終維持在34℃,另外,還有一座19世紀的La Fontaine du Roi Rene噴泉。 林蔭大道西端是圓亭噴泉,北邊有精品店、餐廳、咖啡館,南邊是一排優雅的飯店,包括建於1710年的Hôtel de Villars、Hôtel d’Isoard de Vauvenargues,以及建於1730年的Hôtel d’Arbaud Jouques、Hotel de d’Espargnet等。交通:
從遊客服務中心步行前往,約1分鐘可達。行程筆記:
交通筆記:
Day4:羅馬劇場→羅馬競技場→梵谷咖啡館→亞爾勒醫院→教皇宮
行程簡介
進入羅馬劇場前,會先走過一片公園綠地( J a r d i n d’Ere),公園裡豎立著梵谷紀念雕像,而劇場的入口就藏身在花園小徑之中。 羅馬劇場原來是堡壘,歷史可追溯到西元前1世紀,直徑長達102公尺,後來石材被拆解成其他建物之用,目前僅存2根古羅馬柱,被當地人戲稱為「兩寡婦」(Les deux Veuves)。這裡現在成為亞爾勒節慶的舉行地點,特別是仲夏之夜,經常舉辦露天音樂會,在沒有屏障的星空下聆聽演奏是種很特別的享受。電話:
+33-4-9096-9330交通:
從遊客服務中心步行前往,約5~8分鐘可達。行程簡介
來到競技場的門口,就被碩大壯麗的建築所震撼,這是普羅旺斯地區保留最完整的羅馬式遺跡,由兩層樓、50座拱門所形成,2樓的拱門是多立克(Doric)式。這座法國最大的競技場最多可容納2萬多人,夏季時有鬥牛表演,攀上最高樓層,可以俯瞰亞爾勒的市容。 競技場的周圍有許多紀念品小店,尤其是普羅旺斯的花布,將灰色主調的競技場增添了活潑色彩。建議找一家面對羅馬競技場的咖啡廳坐下來悠閒品嘗咖啡,細細體會這座建築的精采。電話:
+33-4-9096-0370地址:
Rond-pont des Arènes交通:
從遊客服務中心步行前往,約8分鐘可達。行程簡介
梵谷在論壇廣場旁的這家咖啡館先後畫了室內與室外的作品,室內部份是梵谷在咖啡館裡連續待上4晚所繪製,他用紅色和綠色呈現絕望的氣氛,甚至說出:「這咖啡館是讓人自毀的地方,人在這裡會發瘋或變成罪犯⋯」這樣詭譎的話語。不久後,梵谷透過1888年9月所畫的《星空下的咖啡座》(Le Café de Nuit, Place du Fo r um),大膽走向戶外繪畫,用黃澄澄的燈光與深藍的夜空形成對比效果,這種在夜間畫人工照明的戶外寫生是梵谷所獨創。 經過後人特意修飾與模仿,這家咖啡館的模樣彷彿就停在當年那段時空裡,但受到盛名之累,旺季時經常高朋滿座,昔日那份清靜似乎已難複製。電話:
+33-4-9096-4456地址:
11, Place du Forum交通:
從遊客服務中心步行前往,約5分鐘可達。行程簡介
這是梵谷割去耳朵後住的醫院,後來精神狀況惡化也曾在此住了一段時期。梵谷在住院期間,為了逃避壓力,再度提起畫筆,從花團錦簇的畫中看不出他心中的恐懼,卻依然可以嗅出醫院禁閉的氣氛,矗立的白楊樹如同柵欄,讓梵谷永遠與夢想自由隔絕了。 在梵谷居住亞爾勒100週年紀念時,這座醫院改建為文化中心,院中的藝術花園( Jardin de Art)刻意保留了當年的花草舊觀,和梵谷筆下的風情沒有太大出入。花園四周設有各種紀念品店及餐廳,不妨花點時間走走逛逛。電話:
+33-4-9049-3939地址:
Place Dr. Félix Rey交通:
從遊客服務中心步行前往,約5~8分鐘可達。行程簡介
西元1309年間,教皇克雷蒙五世(Clement V)因為派系鬥爭而出走羅馬梵諦岡,選定亞維儂為駐在地,直至1377年教皇才遷回梵諦岡,然而卻因若干主教不服,仍在亞維儂推舉出「反教皇」(Anti-Papes),並繼續行使教皇職權。歷屆教皇和反教皇將原有主教的府邸改建成教皇宮,內部極度豪華奢靡,外圍以宏偉的城樓作為防 禦,佔地達1萬5千平方公尺。 在法國大革命期間,內部擺設幾乎被洗劫一空,如今從寬闊挑高的會議廳與教皇臥室天花板的精雕細琢,依稀可想見當年的冠蓋雲集。參觀重點包括中庭(Cour d’Honneur)、教皇世代相傳的地下珠寶室(The Lower Treasury Hall)和大金庫(Grande Trésoreriel)、擁有精采壁畫的聖約翰禮拜堂(Chapelle Saint-Jean)和聖馬丁禮拜堂(Chapelle Saint-Martial)、教皇寢宮(Chambre du Pape),以及克雷蒙六世的書房雄鹿室(Chambre du Cerf )、隆河葡萄酒精品店等。電話:
+33-4-9027-5000地址:
6, Rue Pente Rapide Charles Ansidei交通:
從遊客服務中心步行前往,約8~10分鐘可達。行程筆記:
交通筆記:
Day5:
![]() |
行程筆記:
交通筆記:
Day6:
![]() |
行程筆記:
交通筆記:
Day7:香波堡→雪儂梭堡
行程簡介
法蘭斯瓦一世(François I)是個獵人王,他想打造一座狩獵城堡。1516年,他請達文西提出計劃,雖然達文西在1519年就過世,但後人推測香波堡中央創新的交替螺旋式雙梯,可能是達文西的構想。香波堡另一特色就是寬闊的塔頂露台,這種造型各異的突出高塔,成了國王與貴族觀賞庭園射御競技的絕佳地點。 香波堡被稱為是「法蘭斯瓦一世的華麗妄想(folie de grandeur)」,事實上,忙於征戰的法蘭斯瓦一世根本沒時間待在這裡,他停留的時間不超過8週,而路易十四大約150天,更別提在雪儂梭堡與黛安娜形影不離的亨利二世。因此這棟城堡在起建的頭兩個世紀幾乎被棄置,波旁王朝時期的法國皇室,只有路易十四對香波堡進行過改建,直到20世紀才被重新佈置整修。電話:
+33-2-5450-4000交通:
開車從杜爾出發,走A10,在第17號出口往布洛瓦方向,接D33或D112可達。從布洛瓦火車站搭乘2號巴士可直達,車程約40分鐘,1天2~4班,或從布爾參加城堡觀光行程。行程簡介
雪儂梭堡在亨利二世(Henri II)和皇后凱瑟琳.梅迪奇(Catherine de Médicis)完婚後成為法國王宮,但亨利的情婦黛安娜.普瓦堤耶(Diane de Poitiers)才是雪儂梭的女主人。凱瑟琳在國王死後把黛安娜逐出雪儂梭,為了確立兒子查理九世的權威,凱瑟琳在城堡大宴賓客以降服人心。亨利三世的皇后露易絲洛林(Louise de Lorraine)是凱瑟琳最疼愛的三兒媳,她因此獲贈雪儂梭堡,但在亨利三世被暗殺後,她將臥房全部漆成黑色,穿著喪服在此黯然度過餘生。 到了18世紀,雪儂梭被商人買下,第五位女主人就是杜邦夫人(Louise Dupin),她對文學藝術與科學的喜愛,使雪儂梭的沙龍十分熱鬧,思想家盧梭、孟德斯鳩都曾是座上客。第六位女主人普魯茲夫人(Madame Pelouze)在19世紀重新修復雪儂梭,今日所見的16世紀庭園和建築,就是在此時所完成。電話:
+33-2-4723-9007交通:
從杜爾搭乘開往布爾日(Bourges)方向的火車,途中會在雪儂梭鎮停靠,車程約25分鐘,1天約6~8班,雪儂梭火車站就在城堡前方;或從杜爾搭巴士直達,車程約1小時。開車從杜爾出發,走D140換D31往南,再換D81接D40可達。行程筆記:
交通筆記:
Day8:凡爾賽宮→巴黎聖母院→巴黎傷兵院→戰神公園→艾菲爾鐵塔→漫遊塞納河
行程簡介
這是法國有史以來最壯觀的宮殿,早在路易十三(Louis XIII, 1601~1643)時期還只是個有花園的狩獵小屋,直到路易十四(Louis XIV,1638~1715)繼位,他有意將政治中心移轉至此,遂展開擴建計劃,耗費50年才打造完工。 凡爾賽宮的規模包括了宮殿(Le Château)、花園(Jardins de Versailles)、大翠安農宮(Grand Trianon)、小翠安農宮(Petit Trianon)和大馬廄(La Grande Ecurie)等,建築面積比原來增加了5倍。這種宮廷般的大肆排場與崇尚君主權力的生活,在路易十五(Louis V,1710~1774)和路易十六(Louis XVI,1754~1793)掌政期間並未改變,王公貴族們依然奢靡無度,日夜縱情於音樂美酒的享樂中。 沒想到卻引發法國大革命,路易十六被送上斷頭台,凡爾賽宮人去樓空,直到路易菲利浦(Louis-Philippe,1773~1850)與各黨派協商之後,1837年,將凡爾賽宮改為歷史博物館。在這裡,看到的不僅是一座18世紀的宮殿藝術傑作,同時也看到了法國歷史的軌跡。電話:
+33-1-3083-7800;+33-1-3083-7505地址:
RP 834 Versailles Cedex行程簡介
巴黎聖母院自1163年開始建造,直至1334年才完成,這座哥德式建築先後歷經英法百年戰爭、法國大革命和兩次世界大戰,都帶來不少破壞,19世紀時曾全面整修,大致維持了今日的面貌。 聖母院除了寬大的耳堂和深廣的祭壇外,在西面正門有兩座高達69公尺的方塔,雨果寫的鐘樓怪人—卡西莫多(Quasimodo)所敲的就是塔樓裡的巨鐘。如果體力足夠,爬上387個階梯,還能登南塔瞭望西堤島及周邊全景,塔樓屋頂有怪獸噴水口(Gaorgouille)猶如盡職的哨兵,俯視著大地。 眾王廊之下就是大小不一的3座正門,門上繁復的石雕是為了向當時不識字的信徒講述聖經故事及聖徒的一生,由左向右,分別為《聖母門》(Portail de la Vierge)、《最後審判門》(Portail du Jugement Dernier)與《聖安娜門》(Portail Sainte-Anne)。聖母院耳堂南北側的玫瑰大園花窗,直徑達13公尺,使整個教堂更顯藝術風采。電話:
+33-1-5542-5010地址:
6 Place du Parvis de Notre-Dame交通:
搭地鐵4號線於Cité站下,步行約5~7分鐘可達。行程簡介
法王路易十四在位時期戰爭頻仍,巴黎傷兵院在1671年開始興建,歷時3年完工,成為專門醫治傷兵和安置退伍傷殘軍人的醫院。10年後,法王在此成立了聖路易教堂(Église Saint-Louis-des-Invalides)和圓頂教堂(Dôme des Invalides);在拿破崙時期,這裡成為全巴黎規模最大的醫院。 巴黎傷兵院今日不再具有醫療功能,而是由法國國防部掌管,規劃為重要的軍事觀光景點。這裡設有南北兩個入口,分別可從佛寶廣場(Place Vauban)或傷兵大道(Esplanade des Invalides)進入,建議從後者前往,站在綠色草坪可用廣寬的角度欣賞傷兵院面貌,特別是圓頂教堂的金色大頂閃閃發亮,是留影拍照的焦點;這座圓頂教堂是傷兵院的禮拜堂,也是後來存放拿破崙遺骨之處。 傷兵院內同時建有解放勳章博物館(Musée de l’Ordre de la Libération)和軍事博物館(Musée de l’Armée),展示法國從過去至二次大戰的軍事文物,有興趣的人不妨買票參觀。電話:
+33-1-4442-3877地址:
129 Rue de Grenelle交通:
交通:搭地鐵8號線於La Tour-Maubourg站下,或搭地鐵13號線於Varenne站下,皆步行約1分鐘可達;或搭地鐵8、13和RER C線於Invalides站下,步行約5分鐘可達;或搭地鐵13號線於Saint-François-Xavier站下,步行約3分鐘可達。行程簡介
從塞納河畔的艾菲爾鐵塔一直延伸到軍事學校(École Militaire)的戰神公園,廣達24.5公頃,在16世紀只是不起眼的葡萄園,到了18世紀,才被用來做為軍事訓練和演習的場地。它見證了法國歷史上許多重大事件,如1790年7月14日的「巴士底監獄日」(Bastille Day,就是後來的法國國慶日)、1791年抗議法王路易下台的請願活動、1804年拿破崙一世的出征儀式,以及1837年奧爾良公爵的婚禮。 今日的戰神公園屬於開放空間,沒有門籬的設計,不但是巴黎人最愛的散步休閒場所,以公園綠地為前景、艾菲爾鐵塔為背景的拍攝角度,更是攝影師不能錯過的取景位置,記得早上前來,光線最佳,或在夜晚拍攝,別有一番風味。交通:
搭地鐵8號線於École Militaire站下,步行約1~2分鐘可達。行程簡介
艾菲爾鐵塔高320公尺,是爲了萬國博覽會而興建,在紐約帝國大廈落成前,曾經是全球最高的建築物,其防範強風吹襲的對稱鋼筋設計,兼具實用與美感。 鐵塔共分為3層,抵達第2層時,不妨先瀏覽巴黎市容,因為高度適中,可以清楚辨識主要地標物,接下來必須搭乘電梯前往頂層。由於要攻頂的遊客非常多,最好先排隊等候電梯,一邊欣賞風景,才不會浪費時間,遇上觀光旺季,排隊等上1~2小時實屬平常。建議在黃昏時前往,可同時欣賞白天與夜晚的不同景色。電話:
+33-1-4411-2323交通:
搭地鐵6號線於Bir-Hakeim站下,或搭地鐵6、9號線於Trocadéro站下,或搭地鐵8號線於École Militaire站下,皆步行約5~10分鐘可達;或搭RER C線於Champs de Mars Tour Eiffel站下,步行約2分鐘可達。行程簡介
巴黎以塞納河為中心分成左岸和右岸,為連結河的兩岸,建立了多達37座橋樑,讓遊客可以隨時從橋上欣賞塞納河的綽約風姿;除了靜態欣賞,最輕鬆的方式莫過於搭乘觀光船,迎著涼風,瀏覽兩岸經典建築,包括艾菲爾鐵塔、夏佑宮、愛瑪橋、大小皇宮、巴黎傷兵院、亞歷山大三世橋、奧塞美術館、羅浮宮、新橋、聖母院、聖路易島、皇家宮殿和花園等,進行一趟精緻的巴黎小旅行。電話:
+33-1-4411-3399交通:
2月初~3月中、11月初~12月底10:30~16:30,3月中~5月底、9月初~11月初10:00~19:00,5月底~8月底10:00~21:30。每15~30分鐘一班。開船時間依季節不同會有變動。行程筆記:
Day9:羅浮宮博物館→協和廣場→凱旋門→香榭麗舍大道→拉法葉百貨
行程簡介
1190年,國王菲利浦二世(Philippe Auguste)為了防守要塞而興建羅浮宮,1360年,查理五世(Charles V)將此地改為皇室住所,到了15世紀中葉,建築師皮爾(Pierre Lescot)為羅浮宮設計的門面,成為巴黎第一座文藝復興式建築。羅浮宮做為權力中心前後200年,直到路易十四興建凡爾賽宮,它才開始沒落。1789年法國大革命皇權倒台,這個「藝術皇宮」在1793年8月10日正式蛻變為博物館,並對外開放。 舉世聞名的玻璃金字塔是華裔建築師貝聿銘的代表作,充滿前衛創意,而博物館的主要入口就設在這裡,由此可直接前往3大展場,分別是緒利館(Sully)、德農館(Denon)及黎塞留館(Richelieu)。羅浮宮擁有42萬件典藏,主要收藏涵括古東方文物(伊斯蘭藝術)、古代埃及文物、古代希臘、伊特魯利亞(Etrusques),以及羅馬文物、雕塑、繪畫、刻印、羅浮歷史等。 來到這裡,一定不能錯過羅浮宮三寶──《艾芙洛迪特》(即米羅的維納斯)位於1樓的緒利館,從1樓的德農館往2樓走,則會看到《勝利女神像》,以及達文西的《蒙娜麗莎》。電話:
+33-1-4020-50-50、+33-1-4020-5317地址:
Musée du Louvre交通:
搭地鐵1、7號線於「Palais-Royal Musee du Louvre」站下,出站即達。行程簡介
協和廣場最早稱為路易十五廣場,用來展示國王雕像,之後更名為革命廣場,1793~1795年間,包括路易十五、瑪麗皇后在內,共有1000多人在此被處決,斷頭台取代了國王雕像。為了一洗血流成河的慘烈歷史,這個廣場最後重建並正名為協和廣場,不僅在政治上具有象徵意義,也成為國慶閱兵及大小遊行示威的重要據點。 廣場中央的埃及尖碑有3000多年歷史,是埃及贈送給法國的禮物,1833年遠渡重洋抵達巴黎,在當時,要將重達220噸的尖碑送往法國,工程相當浩大,其搬運方式在埃及尖碑上就可以看到。地址:
Place de la Concorde交通:
搭地鐵1、8、12號線於Concorde站下,步行約1分鐘可達。行程簡介
凱旋門是巴黎重大節慶遊行的起點,其令人嘆為觀止的,除了拱門上的壯觀雕刻之外,還有拿破崙(Napoléon Bonaparte,1769~1821)誕辰景觀。所謂拿破崙誕辰景觀,就是每年10月12日拿破崙生日當天,太陽會不偏不倚從凱旋門正中下墜! 凱旋門是為了紀念拿破崙的軍事勝利而建立,讓軍隊凱旋歸來在此接受歡迎,當時委任建築師珍‧夏勒格林(Jean Chalgrin)設計,靈感來自羅馬的康斯坦丁凱旋門(Arco di Costantino)。然而,在1806年奠下首座基石後,因拿破崙於1815年失勢,使得建設工程延滯不前,直到1836年路易菲利浦(Louis-Philippe,1773~1850)在位時期,才完成這座高50公尺、寬45公尺的雄偉拱門,拿破崙遺體及軍隊也終於在1840年通過這座凱旋門。 悲壯的凱旋門背後其實暗藏了一小段韻事,因元配約瑟芬(Josephine Beauharnais, 1763~1814)不孕,當時為了締結外交關係,拿破崙另娶奧皇女兒瑪麗‧路易絲(Marie Louise,1791~1847),並計畫讓新娘穿越凱旋門到羅浮宮,舉行一場豪華婚禮,於是下令打造凱旋門。 拱門上的雕刻是欣賞重點,內容多在描繪拿破崙帝國出征勝利事蹟;拱門內牆則刻有帝國軍隊將領的名字。凱旋門所在的戴高樂廣場(Place Charles de Gaulle),是巴黎12條大道的交叉衢口,這些大道部分就是以法國知名將領來命名。電話:
+33-01-5537-7377地址:
Place du Général de Gaulle交通:
搭地鐵1、2、6號線或RER A線於Charles de Gaulle Étoile站下,出站即達。行程簡介
從凱旋門到協和廣場之間的香榭麗舍大道,全長約3公里,拓建於16世紀,中央是12線行車道,之外是兩線安全島,然後是兩線慢車道,最外圍是各寬21公尺的人行道,足以降落世界最大的飛機,而1980年真的有一架727飛機降臨,但那是法國政府搞的觀光宣傳。 今日的香榭麗舍,其寬廣的林蔭大道兩旁設有眾多精品、服飾店,包括巴黎最大的LV旗艦店就在這裡,外觀相當氣派,1樓以各式包包為主,2樓陳列男裝、童裝、鐘錶與出版書籍,3樓則是女裝和提包,週日仍有營業,但是人潮洶湧,選購時需要一點耐心。店面靠近凱旋門的萬寶龍(Montblanc),以設計典雅、做工細緻的書寫工具馳名於世,從 2005年起也開始生產珠寶、腕錶和皮件。而法國高級精品Cartier、來自瑞士的Bally與德國名牌Hugo Boss,也在此佔有一席之地。 喜歡平價服飾的人,這裡也有Zara、Gap、Morgan等品牌可供選擇。熱愛音樂、電影或書籍,不妨到法雅克(FNAC)或維京唱片行(Virgin Megastore)逛逛,感受流行文化的氣氛。大道上有不少咖啡屋及餐廳可供歇憩,坐在街頭看遊客們來來去去,也充滿樂趣。交通:
搭地鐵1、2、6號線或RER A線於Charles de Gaulle Étoile站下,或搭地鐵1號線於George Ⅴ站下,或搭地鐵1、9號線於Franklin D. Roosevelt站下,或搭地鐵1、13號線於Champs-Élysées-Clemenceau站下,皆出站即達。行程簡介
被暱稱為老佛爺的拉法葉百貨,匯集了所有名牌和化妝品牌,舉凡Chanel、LV、Gucci、La Colline、Zara等都有設櫃,位於地下樓的超市販售酒和咖啡,樓頂則有餐廳讓人歇腳、喝下午茶。 拉法葉百貨在巴黎有2家,總店位於歌劇院附近,至今有100多年歷史,大廳內的挑高彩色玻璃圓拱屋頂已被列為巴黎古蹟,而免費觀賞的時裝秀以及便利的退稅手續,更是人潮不斷的致命吸引力。除了巴黎一年兩次的折扣季,拉法葉百貨還會在春天或特定時節舉辦特賣會,選在此時前來購物,絕對能撿到便宜;再加上這裡的華語服務員特別多,以1樓為例,就有80%的專櫃可提供華語服務。備註:退稅事宜可至櫃台洽詢駐店台灣顧客部經理廖美俐小姐。電話:
+33-1-4282-3722地址:
40 Boulevard Haussmann交通:
搭地鐵7、9號線於Chaussee d’Antin La Fayette站下,出站即達。行程筆記:
Day10:聖心堂→帖特廣場→蒙馬特美術館→雙磨坊咖啡館
行程簡介
聖心堂是蒙馬特的地標,白色圓頂高塔矗立在山丘上,如果體力不錯,可以慢慢往上走到聖心堂,也可以搭乘纜車上去。 聖心堂是為了紀念普法戰爭而建立,1870年普魯士入侵法國,巴黎被圍城的4個月期間,所有糧食都被吃得一乾二淨,可以想見戰況之激烈,後來巴黎脫離戰爭威脅,因而興建聖心堂感謝耶穌,從教堂正門最上方可看見耶穌雕像,大門入口的浮雕也描述種種耶穌生平事蹟。教堂前方階梯的廣場經常聚集眾多街頭藝人在此表演,或歌舞,或彈唱,或做特殊裝扮,是留影取照的最佳去處。電話:
+33-1-5341-8900地址:
35 Rue du Chevalier-de-la-Barre交通:
搭地鐵2號線於Anvers站下,步行約5~10分鐘可達。行程簡介
帖特廣場堪稱是蒙馬特最擁擠的地方,約莫兩個籃球場大,是有名的畫家市集,這些畫家多半是描繪人像,可以立即幫你畫出一幅寫真或漫畫素描,也有部分是巴黎風景寫生,或純粹展售自己的創作,但也不乏三流畫匠混雜其中,沿途向遊客招攬生意,如果沒興趣的話,就勇敢拒絕吧! 有趣的是,幾百年來,蒙馬特雖然產生了不少知名畫家,畢卡索就是其中之一,但根據巴黎市政府做過的一項統計,近數十年來在帖特廣場擺攤的畫家,竟沒有一位成名,今昔對比差異極大。交通:
搭地鐵2號線於Anvers站下,或搭地鐵12號線於Abbesses站下,皆步行約5~10分鐘可達。行程簡介
這棟建築曾是蒙馬特地區最古老的的旅館,在1680年代,被當時的演員Claude Roze買下成為住宅,到了19世紀,被整修成藝術家工作室,也是雷諾瓦在巴黎的第一個落腳處。之後,不少藝術家都曾在此租屋創作,其中還包括尤特里羅(Utrillo)和他的母親。 據說美術館的庭院就是雷諾瓦知名畫作《鞦韆》的場景,雖然現在的庭院景觀已不若當年那般綠樹參天,卻仍不改清幽愜意的氣息。目前美術館中展出了紀錄蒙馬特歷史及風景的畫作,而過去藝術家們留下的紀念物品,也讓這小小美術館每年都吸引超過4萬遊客慕名而來。電話:
+33-1-4925-8937地址:
12 Rue Cortot交通:
搭地鐵12號線於Lamarck Caulaincourt站下,步行約3~5分鐘可達。行程簡介
有著一頭濃密黑髮、一雙大眼睛的艾蜜莉,喜歡打水漂,用湯匙敲打烤布丁上的焦糖,而她樂於助人的個性也征服全球影迷的心。電影《艾蜜莉的異想世界》(Amélie)打造出這個討喜的角色,也讓艾蜜莉工作的雙磨坊咖啡館,成為許多影迷來到巴黎必訪的景點。 電影海報高高懸掛在店裡,彷彿艾蜜莉在對著你笑,鐵製小風扇在天花板上轉著,來到雙磨坊,別忘了看看艾蜜莉工作的吧台。電話:
+33-1-4254-9050地址:
15 Rue Lepic交通:
搭地鐵2號線於Blanche站下,步行約2分鐘可達。行程筆記:
交通筆記:
第 10 天 | 19:45 | 21:00 | 法國巴黎戴高樂國際機場 | 德國法蘭克福國際機場 | 德國漢莎航空 | LH1047 |
22:15 | 16:10+1 | 德國法蘭克福國際機場 | 香港赤臘角機場 | 德國漢莎航空 | LH796 | |
第 11 天 | 17:40 | 19:15 | 香港赤臘角機場 | 台灣桃園國際機場 | 國泰航空 | CX470 |
Day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