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景點介紹
這座小巧精緻旳神廟,位於吳哥大城的勝利門門口,與周薩寺分列勝利大道的兩側。這兩座建築雖然位在鏡射位置,但並沒有任何碑銘記載了兩者的關聯,而且勝利大道的興築時間應該比這兩座神廟稍晚。其實,單就這兩座神廟的記載就已經少之又少,甚且連它們的建造者都還無法確認。只能就其建築特色,推測其建築時間約在11世紀末至12世紀初。 最外圍有紅土岩砌成的圍牆,只有東、西兩座門樓,東門樓是原本的主要出入口,前方有十字露台;中央塔樓的高度最高,內原供毗濕奴,現在則為佛像;門樓東側有座延伸而出的廳廊,推測是供朝聖者參拜休息所用;南側有1座藏經閣。 塔瑪嫩西塔門的三角楣上雕了濕婆苦修;藏經閣的三角楣更為精彩:最上層,描述了「攪拌乳海」的故事、中間則是《羅摩衍那》裡羅摩、拉斯曼和悉達在森林裡的場景、最下層的畫面不清。另外,也不要錯過中央塔樓內,東向門楣上的毗濕奴騎乘在人形化的迦羅樓上,雕刻十分生動有力。外牆上的阿普莎拉,保存狀況也很不錯。
基本資料
- 位於吳哥大城的勝利門前
- 5:00~18:00